作者:卡尔·维兰(Carl Wieland)
翻译:Joe Jack
原文:https://creation.com/fossil-pollen-in-grand-canyon-overturns-plant-evolution
在“前寒武纪”岩石中发现化石花粉粒(远早于进化主义者认为的种子植物所应该出现的年代)对整个进化框架的摧毁性打击不啻于在石炭纪煤层中发现人类骨骼。创造论地质学家克里夫·伯蒂科(clifford burdick)博士率先报告了在所谓的哈凯塔页岩(Hakatai Shale)中发现种子植物的化石花粉粒,这个大峡谷的地层被归类为“前寒武纪”。[1]–[2] 这些发现受到另一位创造论科学家查德威克(A. Chadwick)博士和其他人的质疑,认为化石可能是从空气中进来的污染所致。[3]–[4]
于是美国的创造研究会(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)中的几位科学家发起了一个项目以解决这个问题。他们从大峡谷的哈凯塔页岩(Hakatai Shale)、以及所谓的苏派组(Supai Formation)和隐士页岩(Hermit Shale)层中采集了多个样本。
他们在每个采样点,将裸露岩石的前3至4英寸(7.5至10厘米)削掉,以避免任何表面污染(岩石中的孔隙总是过于狭小,无法允许花粉渗透到任何可观的深度)。然后对下面的岩石取样,并且仔细地避开了任何裂缝和开口。研究小组打开了之前密封的、无菌的塑料袋。其打开的时机恰好能让刚剥落的岩石掉落进来,然后即刻把它们重新密封起来。此外,采样工作是在冬季进行的,当时峡谷顶部有积雪,所有灌木和乔木都处于休眠状态。
实验室极其小心地避免污染。此外,在对照实验中,他们将载玻片暴露于多个活跃使用的实验室的空气中,共暴露约400天。每张玻片的暴露时间为7到57天。在那段时间里,只有三粒可能的花粉粒出现在暴露的载玻片上,尽管还发现了许多其他污染物——真菌孢子、植物毛发、上皮细胞(皮肤组织),甚至类似血球的细胞。由此可见,在短时间内空气中的花粉掉落在暴露的载玻片上的可能性极为渺小。
结果
从9个样本(每个地层3个)中,制作了43个切片。其中16个发现了种子植物的花粉和/或隐花植物的细胞(孢子植物;蕨类、苔藓或真菌,都属于隐花植物)。
鉴定工作交由一位独立的专业孢粉学家(研究植物花粉的专家)完成,并且鉴定者并不知道这些标本来自于“前寒武纪”岩石。

所附照片显示的只是其中一个发现。有趣的是,所有的花粉都是在哈凯塔页岩样本中发现的。而如果真是空气污染所致,则三个地层中样本受污染的概率本应相同。
结论
证据支持“前寒武纪”页岩中含有化石花粉的结论,而这与基于漫长时间表的地质柱所做出的预测相违背。
参考与注释
[1] Burdick, C.L., 1966. ‘Microflora of the Grand Canyon’. 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Quarterly. 3: 38-50.
[2] Burdick, C.L., 1972. ‘Progress Report of Grand Canyon Palynology’. 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Quarterly. 9: 25-36.
[3] Chadwick, A.V., 1973. ‘Grand Canyon Palynology—A Reply’. Creation Research Society Quarterly. 9: 238.
[4] Chadwick, A.V., 1981. ‘Precambrian Pollen in the Grand Canyon—A Re-examination’. Origins 8(1): 7-12.
进一步阅读
有兴趣了解更专业的学术文章,亦可参见https://creation.com/roraima-poll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