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蘇緋雲博士
難道進化論沒有証據嗎?怎麼有那麼多科學家相信進化論?如果我們見到的事實都是「各從其類」,生物界有明顯的類別,正如聖經所說的,從來沒有見過魚類變成貓類,或猿類變成人類,為甚麼還有那麼多人相信進化論呢?而且,常常聽見某些科學家說:「進化是事實」。到底進化論的証據何在?
我做中學生的時候,書上讀到「進化現在正在發生」的「記載」。書上說,英國有種飛蛾,常停在樹上。這種飛蛾叫作樺尺蠖。有些比較淺色,叫作「白蛾」;有些比較深色,叫作「黑蛾」。工業革命之前,當地的樹皮顏色較淺,當「白蛾」和「黑蛾」都停在樹上時,鳥兒較容易見到「黑蛾」,因此「黑蛾」被鳥兒吃掉較多。「白蛾」的數目較比「黑蛾」多,因為「白蛾」少被鳥兒吃掉。但是,工業革命之後,樹皮被工廠的污穢廢氣污染了。「黑蛾」被鳥兒吃掉的機會少了,而是「白蛾」較多被鳥兒吃掉了。因此工業革命之彼,變成「黑蛾」較多。
我中學的課本告訴我,這是「適者生存」,因此帶來進化。本來是「白蛾」多,後來是「黑蛾」多。我做中學生的時候,十分相信課本,沒有疑問:生物彼此競爭,「適者生存」,不生存的就被淘汰掉了,因此,「生存的」一定是比「不生存的」更適合生存;這樣一代代淘汰下去,當然生存的就是越進化的了。身為中學生,沒有懷疑課本。
到了大學,有一次,我的化學教授問我們全班學生:「我們用的課本作者是誰?」我們全班同學,沒有一位知道。教授嘆了一口氣,說:「A book can only be as good as its author」(一本書只能和它的作者一樣好)。這句話對我有很大的啟發。我想想,對啊,書都是人寫的。作者只能寫他懂得(或他自以為懂得)的東西。書和人一樣;人可能錯;書也可能錯呀!我怎麼後知後覺呢?早就該知道書都是人寫的;書本上所記的是反映作者的知識。人既然都是有限的,可能錯的,那麼書也是有限的,可能錯的。
當我回想我中學所讀的,我開始問我自己:「英國的飛蛾有否進化?從甚麼進到甚麼?開始時(工業革命之前)有「白蛾」也有「黑蛾」;後來(工業革命之後),有「白蛾」也有「黑蛾」。這是進化嗎?我覺得這不能叫進化。但,開始時「白蛾」多,「黑蛾」少;後來,「白蛾」」少,「黑蛾」多,卻是「適者生存」。我發現「適者生存」是事實,但是「因為適者生存所以帶來進化」卻不是事實。「適者生存」只帶來淘汰,沒有帶來進化。當初,「白蛾」較適合生存,因為鳥兒不容易見到牠,但是牠並沒有進化出新的器官,牠還是飛蛾,如果開始時的情況繼續下去,可能「黑蛾」會沒有了;如果後來的情況繼續下去,可能「白蛾」會沒有了。我發現,「適者生存」可能帶來的不是新的器官或新的種類;「適者生存」可能帶來的是維持原有的類或是絕種,而不是進化。
進化論告訴我們,在漫長的宇宙年日中,踫巧地球的情況容許產生第一個細胞,這只有發生一次而已,因為這「踫巧」的機會微之又微,但無論如何,現在有生物在地球上.所以這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一定是發生了。為甚麼說只有一次呢?因為所有的生物科學家都公認生物的基本單位都是一樣的:生物的蛋白質都是從胺基酸組成的,生物的遺傳基因都是從同樣的核酸單位組成的。生物都需要氧、碳、氫等元素,因此一定是從同一個祖宗來的。如果這是事實,那麼一切生物必定是從同一個祖宗演化出來的。我們跟著進化論的思想,得到的結果只能是:第一個單細胞經過很長的時間,就演變成有骨頭的生物,那麼,骨頭是新的器官,是單細胞所沒有的,所以「適者生存」一定帶來新的器官。新的器官必需先有新的資訊,告訴細胞怎樣造骨頭。意思是,單細胞必需「進化」出可以命令生物製造骨頭的核酸。雖然進化論學者講很多動聽的故事告訴我們單細胞怎樣踫巧,踫了千萬年,竟然踫出了造骨頭的核酸。但是,如果要講事實嗎?卻沒有一點科學的事實。然而卻有人選擇要「相信」這種沒有証據的故事。
這種「踫巧」還要踫很多次:脊椎動物要踫出眼睛、呼吸系統、血液、血管、紅血球、白血球、血小板、血凝結的系統、血循環的系統,包括心臟,和一切有關的化學系統。而且要自動維修……我的頭腦告訴我,這是不可思擬的事情。事實上,人的頭腦,能夠有條有理的思想,合邏輯的思想,竟是無條無理無邏輯,千萬年亂踫的結果,這對我來說,也是不可思議的事!
台中科學博物館很有趣的展覽:「均衡的系統」講到人體的複雜,很多不可少的系統都要同時運作。要不然必定死亡。比如,展覽的卡通畫:缺乏身體控制系統,「你會過熱……或是凍僵」;「你會枯乾……或是脹裂」;「您會飲食過量……或是餓肚子」;「您會跌倒……而且死亡!」
台中科學博物館的展覽都是以進化論為大前提,而且把進化論當作事實,但也不得不承認人體的奇妙和複雜。
或者有人會說:「進化論沒有事實支持,難道聖經的創造就有事實支持嗎?」
雖然沒有人見到進化,也沒有人見到創造;但是進化預測的証據沒有見到,聖經預測的証據卻是人人可見。甚麼意思呢?
進化論預測的單細胞會逐漸踫出骨頭、眼睛、神經系統、皮膚系統、呼吸系統、循環系統等,而逐漸變成魚,這預測從來沒有被觀察到;但是聖經預測的「各從其類」,單細胞總是單細胞,魚總是魚,生了很多代之後仍然是魚。這預測人人可觀察到。因此,事實是支持聖經,聖經預測的有証據,進化預測的沒有証據。我選擇相信有証據的聖經。
但是,話又講回來,為其麼那麼多科學家相信進化的說法呢?問題就出在「相信」。
科學家也是人,也有偏見,也有盲點。一般科學家每天所做的研究和進化無關。甚至証明進化的科學家,他們所做也跟進化無關--他們可能以為是根據進化論作實驗,其實他們所觀察的事實都與進化無關,只是他們的解釋可能被他們的信仰影響。就比如人跟動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這是觀察到的事實,只是相信進化的人認為「相似」是因為有共同的祖宗,而相信聖經的人認為「相似」是因為有共同一位設計創造者。
可見觀察到的事實是中性的,大家都看到同一樣的事實,但意見卻可以不同。大多數的人不是故意選擇相信進化,相信自己的祖宗是禽獸;大多數的人是以為「專家」,「科學家」告訴我們的是事實,因此相信他們的話。其實某些「專家」「科學家」告訴我們的,可能只是他們的意見。因此,大多數的人是信了意見而不是信事實。當我們應用我們天賦的頭腦,應用我們天賦的眼睛、耳朵等器官去觀察事實的時候,我們可以根據所觀察的事實,得到合理的結論,知道自己從何而來,人生才有正確的方向。